2010年6月24日

英語學習心得之六 — 如何增進口語能力(1)

引用至:還不趕快寫完論文解脫

不好意思,因為這個是草稿,想到什麼就寫什麼,所以寫的很亂,這一篇的主題是關於道地的口語能力,我會稍後再發表發音,對話反應能力和如何練習的文章,全文如下:

「要怎麼加強口語能力」,我相信這個題目跟如何加強聽力的題目一樣,是最吸引人注意力的,但是在開始講這個題目前,我要說一個前提,前提就是,「聽力比口語能力重要」,不想辦法加強聽力能力的話,只想增加口語能力是沒有意義的。

或著是我換個話說好了,「input比output重要」,能input東西進來,再output才有意義,如果你聽的懂,但是口語很差,講起話來結結巴巴,文法不對。只要你能講出關鍵字,那麼對方就能猜出一個大概了,但是如果你背了一堆對話,一堆口語,卻聽不懂對方說什麼,那麼即使對方猜對了,再反過來問你你是不是在講什麼,你還是聽不懂.。事實上,很多在美國待的台灣人,不管是在這留學,工作或是已經待了很多人拿了綠卡的人,都是屬於這一種,聽力比口語要好很多–聽力可以聽出個大概,但是口語常常是詞不達意、結結巴巴、中式英文、時式、陰陽與單複數亂七八糟,但是美國人還是猜的到他們在說什麼,大家還是活的好好的。

那麼怎麼樣口語能力才會好,我想從我的經驗說起,我來到美國前,信心滿滿自以為看了那麼多文章的我,口力太差,往往我講了一句,美國人就講一堆,然後我再回的時候,很多時候因為根本聽不懂對方在講什麼,反而變成我在雞同鴨講而遭對方白眼,次數多到夠讓我覺得丟臉的想找個洞把自己埋起來。

不過我還是努力做最多的練習,第一個學期我修了五門課,第五門是ESL (English as the Second Language),除了每星期3個小時的課要常常在課堂上發表意見外,還有1個小時要跟課堂指定的tutor meeting,再加上每個星期我再參加學校提供給外國學生的conversation partner program,一個星期一個小時的一對一對話練習,並且我還在資料庫的課跟一個美國人同一組,他意見超多,很愛跟我辯論,再加上其它有的沒的,像是系上十幾個小時的課,我也很愛在課堂上問問題和發表意見(儘管自己都知道自已講的很爛),所以第一個學期我講英文的機會簡直是多不可勝數。

但是我漸漸發現一件事,不會講的就永遠不會講,講的機會再多也只是讓自己會講的講的比以前更順了點,但是因為大部份時候有太多不會講的,就要用自己會講的話。用別的方式講出來,用三四句話來代表一句話,但是講了出來自己都知道自己是詞不達意,達不到自己的意思卻有沒有辦法。

記得有次因為撞到學弟的車子而要賠他錢(保險公司付大部份,但是小部份要自付)去做估價,結果我問那個估價的人,「如果像發生這種事,我們要在事後的多久內」跟保險公司談修車的事,那時我就用了以下的超長句:「When this kind of situation happens, when do we have to tell the insurance company. I mean, if we don’t tell them within a period of time after the accident, they might not accept the claim.」,聽起來真的很長又很沒效率,後來我才在EzTalk上學到,只要講:How much time do I have to tell the insurance company after an accident happens?就好了,我真的那時不會用「how much time」這樣的句子。

還有像跟那個美國人在實驗室努力的弄project時,好幾次我都想說「我們趕快把這個做完」,但是我只能講出像「Let’s finish this as soon as possible」,聽起來對,美國人也懂,但是就是不那麼的道地,自己講了也覺得怪怪的,後來我才知道,只要講『Let’s get this over with』就好了,又道地又有那種趕快把這個難關撐過去的意思,那正是我要講的,而我原來只會講的那一句只有「趕快完成」的意思。

其實這樣的例子多的不勝枚舉,即使我都能用許多我會講的句子形容一件原本道地的句子就能講好的事情,可是我心裏卻是很沮喪,我知道我講的都不對,甚至都講不出來,但是卻也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

第二個學期雖然只修四科,但卻是異常忙碌,比第一個學期修五科的還要忙,直到第三個學期才空閒下來,於是我開始背口語(包括成語和俚語)的句子,原本我一開始只有背了在live abc上的免費八百多句,以為夠了,但是偶而又買到大陸出版的一本口語六百句,又努力讀,儘量背,以為該差不多了,後來又找到幾本美國出的口語的書,又發現一本很棒的大陸出的書,然後不停的發現….更多的書,終於得到一個結論,要精通口語(我指的是很道地的口語),至少要背上萬個句子,但是這不代表真的有上萬句口語,只是有些口語表示式還可以代表在好幾種場合上用,而且常常一本書裏只講一種,別本書就會有另一種。也因此,我光是口語的書,大概就買了有超過二十本。

當我在背口語的過程中,最常聽到身邊台灣的朋友講的一句話就是,「背這個有用嗎?美國人真的會這麼講嗎?我怎麼都沒聽過?」。別懷疑,這些講過這些話的人,都是目前在美國唸書的人,但是他們都沒發現許多盲點,


  1. 大部份的台灣學生在美國都是唸研究所,老師和同學大部份也都不是美國人(不過MBA的美國人會多一點),日常生活大家在溝通的英文其實也都是普通簡單的(國中生程度的英文),和美國人深入聊天的機會是非常少的(他們沒耐性跟我們對話的,相信我!!),所以覺得平常根本用不到。
  2. 在美國的台灣人通常還是跟台灣人混在一起,成天說國語,下載台灣的電視節目新聞報導來看(像康熙來了、我猜我猜我猜猜猜和中視新聞等),不然就是互相借台灣帶來的日劇韓劇大陸劇,很少人會整天在看美國的電視節目,所以更少聽到美國人在生活上如何使用這些口語。
  3. 根據我的觀察,其實即使背了一個口語,如果光只看電視,一天看二三個小時,要等這個口語出現的機會也是很小,原因無它,因為就像我講的,口語有上萬句,如果大家出現的機會均等的話,你只背了一個,那你至少得聽過一萬句的對話時,才會出現那麼一次,如果你真的要跟美國人對話時拿來用,那麼你至少得講一萬句以上的英文時,才有機會用那麼一次,當然這種機率對美國人來說根本不算什麼,他們一天講十個小時的英文也很正常。
也就是說,唯一要增加使用到的機率的方式,就是背的更多,假使全部的對話都以要背的口語來練習,然後有一萬句口語要背,如果你只背了一句,那麼要等到使用的到這句話的機率是萬分之一,如果你背了五千句,那麼你每講二句話中,就會有一句話使用到背到的背子。這個是我親身經歷而來的經驗,背的很多時,每天在聽廣播看電視,都會一直聽到用到自己背的東西,跟美國人對話時,也都一直可以用上一些道地的口語,人家聽起來就很不一樣。

像這一陣子在趕論文,就曾經在咖啡店的老闆問我趕的如何了,我就說了「Not over the hump yet!!」(最困難的部份還沒過呢!)。而且其實如果你不背的話,即使你常常在看電視聽廣播,你都不知道很多口語出現了幾百次,我印象最深刻最深刻的,莫過於有次我跟朋友去紐約法拉盛逛時,偶而發現大陸出的一本非常好的口語書,就興奮的花錢買下來,結果翻到一個口語「to have a lot of wild oats to sow」(過放蕩的生活)時就稍為背了下來,結果回家後又看了第六次的六人行時,發現才看到前面幾季(好像是一到四季),這個口語就出現了兩次,可是我號稱看了五遍的人,居然一點印象也沒有。

又如剛剛很巧的,晚上去了一家書局買了一本NTC的「Phrases and Idioms」,然後回放在桌子旁邊,順手打開了幾天前錄的一個舊電視劇叫「Who’s the Boss」,結果裏面有句對話是「I will watch you like a hawk.」,我心裏面還在想,這個口語應該很少見吧,號稱有二十本口語書的我,也沒看過這個句子,結果在隨便翻那本書時,居然碰巧就看到這個口語,這個句子大概的解釋是「我會緊緊盯著你看的」。

所以我的結論是,口語要好要道地,要努力背,努力買書,努力看美國的電視節目,努力的聽美國的廣播,而且要不停的自我練習,才會有所突破,如果你覺得你買了一本口語的書來背,卻從來都沒聽美國人那樣用過,那代表你看的太少,聽的太少,接觸的太少,不要再問別人「美國人真的是這樣講的嗎?怎麼我都沒聽過!!』,這句話我真的聽了不少次了。


2 意見:

  1. hi~你好,

    我對於文章中所提到的口語書(大陸或是美國),可以請你提供幾本書名嗎?我也是個正在努力看小說,希望閱讀、寫作和口語能力突破的人,謝謝你囉

    回覆刪除
  2. @iva
    不好意思,這篇文章是轉載來的
    你可以按上面連結,多看看作者的其他文章
    說不定會有其他書籍的介紹
    我也在閱讀英文小說,歡迎推薦好書呦 :)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