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的讀書計畫 ◎ 詹宏志專欄 : admin : 2004/12/02
喜歡讀書的人一定跟書發生過美好的經驗,不是因為有很好的計畫,是因為有一個美好的經驗。美好經驗一直在督促著我們,誘引、召喚著我們,讓我們越過 星星、太陽、月亮,一本一本的追蹤而去……
《一生的讀書計畫》(The Lifetime Reading Plan),這是一位著名的老編輯─克里夫頓‧費迪曼所編寫的一本書。他曾是大英百科全書編輯委員會的主席,也是著名的「每月一書」(Book of the Month) 讀書俱樂部,選書委員會的委員之一,是位資深且受藝文界敬重的老編輯。
他在一九六○年寫了《一生的讀書計畫》一書(中文版最早由志文出版社出版,譯者為李永熾教 授。受限於當時的政治閱讀環境,只譯了其中的八十六種書,西方經典中有社會主義傾向、色彩的,或對社會理論的形成有重要影響的著作,當時的版本裡並沒有翻 譯,一直到目前為止都尚未彌補這個缺憾!)。
在書裡,他開了張經他精挑細選後,才產生的一百本書的書單,熱情的推薦給他的讀者,告訴我們,世界中有些書,一生起碼要閱讀一次,並且時時刻刻都要 回歸到這些書當中,這就是所謂的書中「經典」。……
費迪曼不斷回歸的經典閱讀
費迪曼提出「一生的讀書計畫」如此閱讀經典的觀點,目的在強調歷史上的重要精神遺產,從古至今都有人,一而再、再而三的反覆回歸到書裡,從中獲得想 法、觀念。而這些,正是形成西方人之所以為西方人的內在潛質。
這樣的觀點,可以從錢穆先生在《中國思想史》中,借用佛家的說法加以延伸,他說:「有生滅心,有相續心。」人有兩種念頭:一種是念頭一生一滅。一會 兒想東,一會兒想西,坐下來,腦筋一動,剎那間有無數的念頭不斷發生、不斷消失,它或許是:待會要做什麼;明天要做什麼;家裡水龍頭、瓦斯有沒有關……。
除了「生滅心」,人也有「相續心」。在不斷的動念中,會有一、兩個是每隔一陣子就會重新出現,一想再想,一輩子裡可能會反覆想的。這些反覆回到我們 內心的幾個大題目,在不斷的反覆與回歸中,就形成了思想。
延展下去,如果這個題目不只有一個人想,別人也想,下一代想,下下一代也想,十年、二十年、一百年、一千年,世世代代不斷回歸思考相同的課題,就成 為人們關心的基本題目。
這一個課題,在社會裡不斷的被思考著,就構成了這個民族、社會的思想史。
每一個民族所思考的課題重心並不一樣。比如「聖人」的觀念,在西方思想史中是如聖徒般的,與中國思想中「希聖希賢」、求仁求義的人間聖人大不相同, 這樣的差異,就形成了一個族群的思想上的特色,成了一個民族的思想史。
民族思想史的形成過程,是因幾個人的見解、幾部書而起的關鍵性的作用。這些書並非單獨產生作用,而是因為被許多人讀過,而引起的。書,本來的意思很 簡單,但被讀了一千年之後,很多一流的智者對這些書都有解釋、闡述,累積到後代便成了大事。
比如,中國的《論語》,經過一、兩千年之後,所闡揚的義理已較原書當時的理解不一樣了,規模之盛,使後世要提出新見解便成了難事。因為,要超越的不 只是書本身的意涵,還有這一千年來一流的智慧。
費迪曼覺得在西方文化傳統裡,有一組可以讓社會大眾不斷回歸的經典。這些在現代社會生活裡易被忽視,或沒有受鼓勵去閱讀,因此他將之提出,使一般人 都可以將它列為一生的讀書計畫,當作是心靈的旅行計畫。
如同許多人都懷抱環遊世界的夢想,一生的讀書計畫,就像是這樣的念頭,在各個角落有一些景點,是我們所嚮往的,而它們就是一批書。因為夢想的期待, 而有計畫,於是便有一份人生的書單。
他開這份書單,就是希望給這些書一些介紹來歷、它在思想史、文明上的位置,以引起讀者的興趣。他對於經典的觀念,可藉由馬克‧凡多倫(Mark Van Doren)所說:「經典是無須重寫的書」來解釋。不過,這似乎與我的經驗不符,我覺得經典是一直被重寫的書。例如,每個世代都重寫了《論語》今注今譯、 《莊子》今注今譯……,只是它們無法替代原書罷了。
阿德勒回歸原典的經典閱讀
《一生的讀書計畫》在英語世界,引起很大的迴響。繼他之後,一位西方重要學者,也是有名的編輯──阿德勒(M. Adler),寫過《如何閱讀一本書》。五○年代,他在芝加哥大學發起一個回歸經典的運動。他反對大學裡開設通識經典的課用概論性的書取代原典,他希望課 程要回歸到原典本身;希望不要用介紹來代替原典。
他不僅開出書單,甚至將這些書編出來,這就是後來大英百科全書所出版,從荷馬一直到弗洛伊德的《西方重要觀念》(Western Great Ideas)這樣的一部書。同時也為這部書編了兩部索引《Syntopicon》,將幾個西方思想的重要議題,比如,在這些經典中常被提到是哪些?上帝這 個概念;God這個字,柏拉圖有沒有提到它?亞里斯多德有沒有提過它?奧古斯丁提到多少次等等,做了一個重要主題與索引這樣的一部書。
赫塞的世界圖書館
德國小說家,赫曼‧赫塞(Herman Hesse)也有一份人生書單。他的祖父會多國語言。赫塞回憶,小時候夜裡常會有神秘訪客,他可能是中國人,可能是馬來人,他們和祖父彼此用一種奇怪的、 小孩子無法想像的語言交談,之後便退去,然後以後可能再也不會見到。
神秘的經驗召喚著赫塞,使他對東方世界有非常高的興趣。後來遊印度、中國,讀著印度與中國的經典,最後他在東方找到心靈的故鄉;赫曼‧赫塞曾說,讓 他受益最多的是論語,這令我們所謂的孔門傳人覺得不可思議!因他獨特的經驗,他也開了一份書單,說明他心中的世界圖書館,而和上述兩份書單最大的不同就 是,有大量的東方經典在其中。
動態概念的經典觀
其實,《一生的讀書計畫》這本書的內容,也經過滿多的演變。比較一九六○和一九八八年的版本,前後將近三十年的時間裡可以發現,他所開列的書起了變 化。
第一,它已經不是一百本,而是一百零三本。有些書被淘汰了,比如賽珍珠的書,修訂時就刪除了;基於不同的理由,他選進不少新書,增加了馬奎斯、索爾 貝婁、法國年鑑學派的重要人物─布勞代爾,三人的書。因為這些人的書,引進英語世界較遲,經典化較遲,所以他把新的發展引進。
另一個緣故,是因為評價一直在改變。如原書單中,並沒有喬治歐威爾(George Orwell),修訂版中,加選了他。五○年代,世界對喬治歐威爾的評價愈來愈高,因為注意到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對整個的共產世界發展動向的預言,如 《一九八四》、《動物農莊》這些書,都到後來世界對蘇聯與中國大陸的發展,有更多的理解時,才注意到他,進而對他的預言感到驚訝。這就是世界對人的評價一 直在改變。
第三,是編輯自己,對於某些事,有了不同的看法。修訂時選進了吳爾芙、契訶夫的小說,序裡說明了為何選這些書:「因為,對我來說,似乎還要經過三十 年的時間,才能進步到讓我體會到這書的好處。」這是他自己判斷上的進步。他開玩笑的說:「長壽的一個好處就是,還來得及改變意見與想法。」
像這樣的例子,告訴我們說,「經典」這個觀念,其實不是停滯,而是前進的。譬如,晚出的經典這件事,並不是兩千年前的書才是經典,它有可能就是今日 的書,慢慢的就經典化了,讓世界反覆的得到啟發,慢慢的使所有人對它的閱讀,產生一定的力量,而形成這個文化裡新的經典。
所以「經典」是動態的,這是第一個概念;第二是,經典也一樣有起有落,並不是任何時候它的價值都是一定的,在新問題的思考下,才會意識到某些書的價 值。
比如女權思想的興起;對女性自我的發展和成為弱勢性別發展的覺醒,因為這個概念的出現,某些過去歷史上沒有受注意的書,在今天就佔了不一樣的位置。
我舉個例子,有本書,姑且譯作《北歐短停書簡》(A Short Residence of Scandinavia),是瑪俐‧伍思東克拉芙(Mary Woolstonecraft)的一本書。她是《為女權請願》(Vindication of the Rights of Women)一書的作者。她寫這本書,是因為在法國大革命後不久,美國作家湯姆斯‧潘恩(Thomas Paine)寫一本書《人的權利》(Rights of Man),可是「人的權利」用了「Man」這個字,瑪俐覺得人不可能以一個單獨的性別而獲得權利,所以她寫的書才會叫做「女性的權利」(Rights of Woman);為的是提醒這個世界,要注意另一個性別的教育和成長。
在當時「女人無才便是德」,不只中國,西方世界也一樣,並不把女性的教育和自我發展視為重要工作,而認為她們的美德是服從與堅貞,而不是學習和智 慧。這本書,現在被視為女權研究的前驅。
《北歐短停書簡》是瑪俐‧伍思東克拉芙到瑞典、挪威、丹麥等這些北歐國家旅行的途中,寫給她朋友的信。它已經絕版兩百年了,當時出版後,就沒有再版 了,直到一九八八年才在英國重新出版。書中講的是一個女權運動者所面對的困難、碰到的問題。
這本書,在當時,看起來只是一本談風景、講旅遊的書信體裁,而今日卻解讀為女性主義者在面對自我情感與理性衝突的告白,成為今日闡述女性主義的經 典。經過兩百年的絕版之後,《北歐短停書簡》有了全新的評價,這不就是轉機嗎?
隨機開立的人生書單
因為閱讀的動態性、世代思想主流的更替,要開一張固定不變的書單是困難的。錢穆先生說他從來不給學生開書單,理由是人們讀書的法門、途徑太多了,每 個人都不一樣,經驗是沒有辦法一致的,「從入之道,未可一致」。
我很愛看文人的傳記,就是想知道他們怎麼開始進入書的世界,也因此了解到每個人的經驗都不一樣,但大體上都是由某件事開啟了那扇門。像錢穆先生,他 讀書的樂趣,是從三國演義開始的,從那裡開啟了他讀書的欲望。
而胡適之先生在《四十自述》中提到,他小時候有一次揀到一本破爛沒有封面的書,只有前半部,一看之下,卻是不讀則已,一讀則整晚不終卷不眠,一個晚 上便讀完了,因為不知道書名是什麼,也不知道後文?
心裡實在很惦記著,天一亮便迫不及待的跑去找人問這本書的名字,那人看了就說,是《水滸傳》,便拿了完整的書給他看,從此便一路看了下去。
我個人也有類似胡適的讀書經驗。小時候住鄉下,因為書不多,也沒有別的書可讀,只要拿到隻字片語,即使沒頭沒尾的,都是要把握。那裡的民眾服務社裡 面有個小圖書館,大約有兩個書櫃,各十四層的書架。因為自己沒有書可讀,所以每天都會到那裡找書來看。
有一次,看到一張過期的國語日報,裡頭有一張很漂亮可愛的恐龍的圖畫,小小的恐龍上面有一條條的條紋,和一對小小的翅膀。故事名字叫做「我爸爸的恐 龍」。
故事是講一個小孩因為愛心撿了隻被雨淋濕的貓,卻貓被母親趕出去,小孩追出去跟貓道歉,才發現原來這隻貓會說話。貓問了小孩的願望,告訴他可以到某 座島上去找一隻被拘禁的恐龍,救了牠,恐龍就能幫他完成願望。於是小孩回到家後,就開始收拾包袱,帶了牙刷、棒棒糖等各式各樣的東西,準備去找那隻恐 龍……。
這是連載的故事,但只到此為止。這對小孩子來說,是那麼喜歡又有趣的故事,沒有下文,當然就跟胡適之一樣著急焦慮。日子一久,便忘了這故事。我一直 以為我已經看過這故事了,在我有小孩後,就完完整整的講出這個小孩子去找恐龍的故事。
在我第一次看到這故事的三十年後,有一天我在日本一家專門賣繪本的書店,看見了英文原版,打開一看,後面的故事跟我記得的都不一樣。
後來才明白,這故事是因為我太想知道故事的後面是什麼,在成長過程的想像與睡夢中,不知不覺的補齊了故事的畫面,只是再也無法恢復成作者所描述的版 本。
這個例子傳達著一種訊息:讀書並不是從規律、計畫、程序裡產生的。我們從小到大,聽過很多對讀書次序的建議,上小學時會有人跟你說:數學、國語基礎 要打好,以後再看別的書;到了國中,就建議先把考試準備好,別的書以後再看。那種先讀、那個後讀都規畫好了,但這些都不是我所看到那些喜歡讀書的人的經 驗。
喜歡讀書的人一定跟書發生過美好的經驗,不是因為有很好的計畫,是因為有一個美好的經驗。
因為想知道故事的下文,一找三十年,當中沒有找到那本書,可是找到其它幾千種別的書,也都讀了它;因為這本書好看,所以想知道還有沒有跟它一樣好看 的書,有時候會找對,有時候也會找不對;有時候看不懂、有時候發現新世界;就是這美好經驗一直在督促著我們,誘引、召喚著我們,讓我們越過星星、太陽、月 亮,一本一本的追蹤而去。
很少文人的啟蒙書是所謂很了不起的書。從來沒有看過偉大的文人說是讀了《論語》得到啟蒙。都是在心智成熟之後,才從《論語》得到智慧,但是小時候, 給予啟蒙的都是人稱「晦淫晦盜」的書,男生看「強盜書」如水滸傳,女孩就看「羅曼史」如紅樓夢等。這就是錢穆先生說的「從入之道、未可一致」。
當然也有例外,就我所見大概只有英國的經濟學家、實用主義的哲學家──約翰‧斯圖亞特‧穆勒(John Stuart Mill),他是從很小的時候就讀了由成人智慧所整理成的經典。
有一次,諾貝爾經濟學獎的得主史蒂格勒,編了摘錄有經濟學文獻上,代表歷史上影響經濟史發展的重要事件字眼的有趣的日曆給朋友,香港的經濟學家張五 常也拿到了,他看到了一段引文,是約翰.斯圖亞特.穆勒寫給他父親朋友──李嘉圖(David Ricardo)的信,說:「你借給我的羅馬帝國興亡史上冊,已讀完,覺得非常有意思,是否也可以把下冊借給我?」
張五常很意外,為什這樣一段文字會被引用在這日曆上,因為其上所引的每一段文字都是很重要的,而這段話看起來一點也不重要。
他就打電話去問他的老師─史蒂格勒,他要張先生去查查,約翰.斯圖亞特‧穆勒說這句話的當時是幾歲,一查才知,那時的他,才不過是個六歲的小孩而 已。這就是從偉大的書得到啟蒙的人。
不過,因為他沒有經過童年這個階段,後來他自傳中說道,他父親死的時候,雖然他已是成人,但因為沒有成熟的EQ,他的精神瀕臨崩潰;雖然他是天才, 可是因為小時候生活裡,沒有故事、童話的浸染,所以人格上缺少面對更多複雜情感的洗禮。
因為看故事,你會經歷緊張恐怖而最後又沒事的過程,這些都是心情起伏的洗禮,經歷了危險後得到安全。雖然不是親身經歷,但這是情感上經歷自我成長情 感危險與否演練的過程;由此,我們便能理解斯圖亞特為什麼會在父親死後有瀕臨崩潰的情感危機了!
錢穆先生說不開書單,是因為啟蒙有多種面貌,所以開書單會顯得專斷。另一個原因就是,開書單的行為,其實是要隨時間不斷的變動的。
美國有位在人文科學方面很有名的,也是文學評論家、人文學者──哈洛德布魯姆(Harold Bloom)。他寫了一本對美國大學教育提出很大警醒的書─WESTERN CANON(西方典範或稱西方典籍)。書中所提就是在過去這十年、二十年裡,整個社會、美國學術界的新發展,就是以反叛為尚,以推翻過去社會共通認同的思 想經典為尚,他指出很多思想都是有歧見的,比如對種族、性別等;在所謂政治正確的概念下,把過去西方從荷馬、莎士比亞一直到近代的重要典籍一路貶微。
西方社會裡,在八○、九○年代的確是有很強的這種風氣,是文化上強權欺壓而成歷史經典的概念,並不是真正的人類經典。他以詩引喻:Things fall apart; Center can not hold(事情變得四分五裂,中心再也沒有辦法維持)。
所以他跳出來說,西方文化之所以變成今天這樣子,它是有CANON,有典範的。是有些書反覆經過考驗,才形成今天的思想。所以他把這些典範重新回 顧,提醒著所處文化的來歷是如何。這句話像炸彈一樣,對美國是很大的刺激,一時之間,對西方經典的位置又有重估的意思。
瑪莎‧努斯包姆,則寫了另一本質疑哈洛德布魯姆的西方典範觀點。她認為典範不是一個停滯的概念,她回到西方的典範的典範,比如從希臘的哲學來談,她 一開始就舉了亞里斯多芬的喜劇「雲」,這個喜劇原來是針對希臘當時的教育與名人──蘇格拉底的一些嘲諷。
內容是說:有一個年輕人不顧父親的勸阻跑去參加蘇格拉底所創辦的思想學院;剛好入學時遇到學校有一個大的辯論,一個老的雅典軍人和蘇格拉底就教育的 功能正在進行一場辯論。
這個軍人感慨現在的年輕人不如從前,他懷念他那個時代的教育,他那時代的教育是沒有人會質疑老師的,當時是有紀律而且年輕人都很愛國的,聽的多說的 少,記憶廣博不多疑問,服從父母服從師長,願意為國家捐軀。
老軍人認為現在的年輕人應該向他們學習,如此就會有強健的胸膛,也能節制慾望。蘇格拉底則提出另一個想法。他用他有名的問句方式提出問題。學習教育 的目的是什麼?在一個處境裡是要自己思考找出那個力量來,還是要被死去的靈魂所影響?他如此追問下去,代表了他的新的教育思想。
這個作者就從此處延伸。這個代表著西方文明起點的蘇格拉底,他在他的世代也就像今天的世代一樣,是一個背叛者,是一個對他原來的教育體制充滿著對抗 跟叛逆的人。這個叛逆他的目的是什麼?他說:「我們的目的是要做一個WORLD CITIZEN世界公民。」什麼是世界公民?當世界有多大,我們就有多大。
所以努斯包恩就提出一個論點:沒錯,西方有這些珍貴的典範,但是這典範每一刻在當時都挑戰著他的前代,每一刻典範的誕生,都意味著對過去的一種新的 理解跟揚棄,這是世界擴大的意思。
我也要用這個例子來支撐錢穆先生的想法。經典、書單這個概念,一個眾人共享的這種概念,與時俱進,它也不會固著成一個樣態,所有的書單都是暫時、策 略上的意思──現在讓我們給一個計畫來讀這些書,並不是這些書我們讀完之後就可以高枕無憂,經典就已完成,你、我、人類、個人是不會停下來的。
階段性的讀書計畫
因為「與時俱進」的緣故,所以我建議將一生的讀書計畫轉成人生階段的概念,在某個階段我們做某種事,用這樣的方式來理解,在我們人生發展的某個時 期,書單有很多隨便你挑選,而且也可以修改。但是,如果我們對這階段有種看法,那可能包含了一點意義。
因為我們警覺、意識到讀書的時間未必是一樣的。像前面所舉的斯圖亞特‧穆勒在六歲時,把<羅馬帝國衰亡史>,當作消遣物來讀,是個很特 別的人生經歷。但也有人到了三十歲,才開始感到應好好讀書,這些例子也是史有所載的。有些時候,如果我們意識到要讀書的時間不同,則策略應該要有所差別。 中國歷代讀書人中,我覺得曾國藩的讀書策略最是特別。
固然他一開始就已是翰林,他在考試上很順利,卻沒有認真讀過什麼書。等意識到要認真讀書時,已經是大官了,有非常多的工作,非常忙碌,沒多久又是兵 馬倥傯,每天在兵營裡運籌帷幄,忙進忙出,讀書的時間很少,所以讀書的起點很晚。因此,他留下很多談讀書的事。
他讀書的觀念,我覺得可以稱為「掘井論」。他說:「讀書譬若掘井」,與其掘井多口而無水,不若專心掘井以得水。這是他的基本想法。
除此,在談讀書活動時,反覆提到相同的道理,比如說:要治經則要專治一經,要治史則要專治一史。他下定決心讀書的時間很晚,可在詩、文、學問都有所 成,佔有一席之地,這與善用時間有關;剛日讀經、柔日讀史,利用所有零碎的時間來讀書,他不可能等到個完整的時間才來讀書,因為這樣的時間不會太多。
這例子讓我們對人生讀書的時期有一點理解:某些時期、某些事是可以做的,某些事則是不能的。
閱讀的第一階段:技能形成時期
一開始,有個階段對於讀書還不可能是個左右逢源的階段,我稱之為「技能形成時期」。讀書是要有技能的,許多人說讀書是人生至樂,可為什麼很多小孩之 於讀書是苦不堪言呢?可見這個至樂一定是因人而異。
會游泳的人,把他丟到水裡去,玩水戲波逐浪,非常快樂,他會跟你說:人生至樂莫過於游泳;把一個不會游泳的人丟到海裡去,絕對不會是他的人生至樂。 所以這個至樂,顯然是握有技能的人才能擁有的事。所有活動皆是如此,得先過掌握技能的一關,然後樂隨之至。
讀書的確需要技能。中國人以前有小學(小人之學)、大學(大人之學)。小學,指的是詞章義理,先清楚字的意思,握有閱讀的基本條件、技能;這個過程 是反覆的認不同的字、不同的表達和概念,稍微廣義來說,從學讀音到一個個的認字,一直到有一天可以單獨的、沒有人協助你,拿起一本書,翻開來看,認得大部 份的字,合起來大概知道它的意思,這就是技能形成的時期──從不識一個大字到單獨完成一本書。
完成一本書是什麼意思?因為,認字的技能,並不是一個確定而簡化的意思,字的意思會擴張、運用,會反覆的變化,對某些東西,有所共識,如果有了變 化,還是可以了解。例如,「香車美人」你能了解,換成了「人美車香」,與原先學的不一樣,因為改成倒裝句了,但也能有所體會,為什麼?因為對事的理解不是 固定,而是一種架構性、結構性的理解。
在讀書的過程中,最後,其實是我們和提出訊息的作者間的關係,作者像是投手,我們是捕手,我們要接他投出的球,但不是被動的,球也不會投在固定的位 置,要做某種調整才能掌握,才能得到那個球。
投手有控球好的,也有壞的,所以也就是為什麼有些書讀起來總讓人不明白,這不完全是讀書的人的錯,因為是球投得太離譜了。是因為,作者用的詞句,與 我們所理解的,不一定一樣,但從這當中,慢慢的得到對不一樣字眼的一致性,而達到與作者的和解(come to terms with the author),成就了名詞的統一,對作者所說的語言就能了解,共通了。這就是技能形成時期。
在這時期最重要的事,是在如何經歷一個美好的經驗,這是目前為止我對小孩子讀書的看法,千萬不要用我們覺得有趣的書,來做專斷式的經驗。小孩子剛開 始讀書,最重要是讓他覺得有趣,雖然他選的書可能讓你緊張,如《蠟筆小新》、《七龍珠》之類,這是不要緊的。
以我對讀書活動的理解,除非他有過讀書的美好經驗,願意手不釋卷,才有可能使他成為可能讀書的人。
有一些人,因為他讀書的時候被限定,這個不能讀、那個不可讀,而可以讀的都沒興趣讀,結果使他一生都不再想讀書,我覺得這是很大的損失。
所以技能形成的階段,因技能有限,對書的欣賞、了解的能力與你不同,我們不能做個專斷的決定者,要讓經驗流動,讓美好的經驗發生,這是兒童讀書的發 展過程中的第一要務──應該把樂趣,當作第一要務,讓他有看書的美好經驗!
知識成長的過程,就是從肯定中產生否定思想。比如,十多年前,有位從事反對運動的朋友,在一個場合用了較激烈的言論批評教育體制,他認為過去是控制 性的教育,讓孩子都失去自我的意見。但我認為這句話是不對的,因為他就是在這種教育體制下長大的人,既然他會說出這樣的話,就證明他所謂的控制並沒有成 功。
教育,本來就有一種企圖與控制性,希望把想法灌輸給受教者。可是,教育的副作用是,在過程當中,人們學會認識字、學會思考,就產生了思想,有了思想 後就無法控制了。
教育的特徵就是斷裂、跳躍、提昇、會變化的,因為人會思考。這就是為什麼,所有做強制性控制的集權主義社會,最後都會面臨挑戰。
對於集權主義統治者而言,基本上都是嚴格控制教育思想的,但最後卻還是遭遇到抗爭或反對聲浪。因為不管是任何階級,都需要給予基本教育才能達到國家 發展的目標,基於這緣故,要給人民基本教育,讓他們能有生產力;也因為給了基本教育,就無法控制他的思想,就想出很多對政府不滿意之處。
其實不要擔心誤導,經常經歷錯誤的經驗,就不會被某一個誤導所誤導;也就是如果能接觸足夠的資訊,任何單一的偏見都不能對他產生影響。
如果小心翼翼的將他與所有可能誤導他的書隔離,他就得不到和社會相處的能力,任何一個偏見對他而言,他都沒有足夠的自我思考、判斷的能力。不要擔心 他暴露在某一個偏見當中,而是要擔心他暴露在不夠的偏見中。
足夠的數量才得以自己思考,在矛盾、不相容的意見中,發現新的理解,這才是技能開發時期最重要的─美好經驗的尋找。
第二階段:興趣形成時期
第二個階段是,興趣形成的時期。假如社會有完整教育體系的話,理論上國小時應該已經完成個人讀書的基本技能,中學開始發展自己的興趣,到了大學,就 能非常清楚自己的目標!但目前台灣的教育型態並非如此。
我曾在大學裡教書,但卻讓我產生挫折感。因為,理論上大學應是聚集成熟的讀書人,學生應已具備所有自己讀書的能力與條件,老師只是朋友,只是當成一 個有經驗的駕駛,因為知道一點點方向,跟去過某些地方而帶領學生前往。
可是在台灣的大學裡,學生們沒有受到完整的訓練,他不會自己讀書:不知道怎麼用工具書、使用圖書館,不知道如何尋找一個完全沒有方向的題材,沒有這 樣的經驗;並不像美國的學生,小學時就能依題材去找相關資料,做重心的閱讀。
因為你把大學生當作高中生來教,教詳細的課程科目範圍與內容大要,所以到了研究所,就只好再當作大學來教,最主要的原因是因前半段的訓練不夠,或是 太重視知識數量的累積,而不重視知識的工作方法、處理方法而造成的。
理論上,技能形成後,在讀完小學,個人應已識得一千五百字左右,加上閱讀報紙的字彙也累積到二千字左右,日常生活中的報章雜誌,大部分都能閱讀。如 果又會使用簡單的工具書,如字典,就已能閱讀大部分的書籍了,雖然未必理解、體會每一本書的境界,但要讀那些書,對他來說是沒有困難的。這就是開始進入閱 讀的第一個階段了。
這時,要不要為他指出方向?就理論上,在他更長之後,會更有智慧,更知道自己要什麼,可在這之前,必須要讓一個較年輕、莽撞的自己做決定。我覺得這 很可憐、很痛苦!我同意,生涯規畫所指的是方向,如果指的是計畫,如三十歲前賺到第一個一百萬之類的,則讓我覺得非常奇怪。
你把人生交給最沒有經驗的自己來做決定,而非給未來較有經驗的自己;以前所說的話,比未來的還有決定性,這不是很奇怪嗎?愈成熟對人生體會愈多,對 人生的選擇會更了解,會更知道該做什麼,又為何要讓年輕的自己來決定未來的自己呢?讀書的活動情況,人亦如此。
我覺得,技能形成之後,正是興趣形成之時,正是他往哪去,你完全不知道的時候。此時,要給予他最多的可看性,要有更多經驗的涉略,不要讓他太早就 說:「我的數理不行,我文史比較好。」或「我只對文史有興趣其他都不行!」年輕人有讀書的欲望,該鼓勵他多去涉獵不同的科目,多嘗試各種不同的書,說不定 在哪本書裡,就發現了他的樂趣。
這個時期不要選擇,東看西看、漫無目標,才是最好的選擇,就像漂流在大海,沒有任何方向,什麼都無法累積,也不完備,什麼都懂一點點,卻也都不完 全。
第三階段:集中完成時期
到了第三階段,這些可能的興趣,已經有了足夠的接觸,其中有所增強,也有所挫折的,他在這本書裡得不到樂趣,在那本裡卻有無限樂趣,這個樂趣反覆、 重複在某類書裡,這時就可看出他閱讀的方向。不需要揠苗助長、事先幫忙,方向本身會來敲門,到了一定的時間會看出來的。
這正是要累積,慢慢地將興趣往幾個方向靠攏的時候,在這時就要把讀書分成幾個可能的方向,不再像過去的廣泛無依,會有兩、三個企圖有較多的累積態度 與過程的目標。
然後讀書者就會開始意識到,可以用來讀書的時間比以前少很多,假設你現在是四、五十歲,還可以讀書的時間還剩下十年、二十年,如果你一年能讀三百本 書,那你就只剩下六千本書可看;如果一年只讀三十本書,那你只剩下六百本書。而我們所讀的書相對於世上所存在的書實在太少了。
以台灣為例,一年出版約三萬種書;以中文而言,一年大概就有十二萬種書左右,若是英文書呢,去掉重覆性的,一年就有三十萬種左右的新書。將所有語文 的書集合起來,大夠一年有七十到一百萬本的新書出版。
假如你能讀書的時間是五十年,期間會有三千五百萬本的新書出版,等著你去選它!歷史上累積有更多的書,學海無涯,不可避免的,我們一生中必然會有失 之交臂的書,如果非常認真,我們一生裡遭遇幾個、幾十個、幾百個都是可能的,甚至千百個都有可能。
當我意識到,時間有限、年華消逝,因此新的讀書階段,是用減法而不是用加法。要去除可能性,不再相信興趣,而要相信完成,因為你知道哪些書非常重 要,你有你最想讀的書,只有在較小的範圍裡做選擇,才可能讀的更充實完整。我們明白沒有任何人可以讀盡天下書,可以了解所有天下事,只能了解某些事,而這 已經是難得的幸運。
了解一點事,讀到一點點書,結識某些領域的朋友,已是人生的一大收穫了。這一個理解就是集中完成時期。要放棄廣泛閱讀的想法,要設法拒絕新書的誘 惑,對讀書人是有一點困難,但很重要,因為這就是如前所述,曾國藩的階段。他一直的告訴我們,讀書譬若掘井,一次挖一口井,千萬不要什麼井都挖;治經專治 一經,治史專治一史,讀書的態度一如此。
比這更晚的階段,我尚未碰見,不過有很多的想像與嚮往。
當我七十歲時,這種所謂完成的概念也會變得不切實際。早上讀的書,到了下午可能就忘記了;今天讀的,明天就會忘記,所以,「完成」這件事,已經不重 要了。我覺得,在那一刻,人不該強求完成,雖然仍有些老一輩讀書人,仍持續保持旺盛的創作力與讀書力,但這並非自然,這是少數特例。
比較自然的是,你再也不太可能完成什麼事,所以,在我認為到那時,讀書又重新的自由了!因為它不為任何目的,純粹是相識而喜歡的朋友,每隔一段時 間,再重新聚會的意思。
因為讀了就忘了,所以也不需要有很多的書,就可以享受非常多,每天拿起書來,就像是新書。如果能明白人生有這樣的自然韻律,那讀書生活也就成了一種 自然韻律,這樣,不但可能在有企圖心時有所成就,也可在自然韻律來臨時,變得從容而優雅的老去。
結語
一生的讀書計畫,不是指這一生要到達的目的,而是指每一個人生階段都有一種讀書生活,每一個階段都跟書有關係,讓這個關係顯得自然、顯得無憂無慮, 讓我們和讀書的關係,不帶有太多的功利色彩,使我們透過書而經歷不只一種的生活。
在書中你可以有前生今世,可以經歷柏拉圖、孔子的生活,經歷未來、經歷不止一世,而有百世、千世、萬世,書的力量就在這裡,它的耐性與韌性,我覺得 是人和讀書最美好的關係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