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對於穿插在課堂中的音樂,實在無法專心下去
剛好看到之前在東吳推廣部上課時使用的教材《行動族日語 I》的英文版
所以重新考慮教材,計畫從這本開始複習,希望能找回一些記憶
因為用的是英文版《Japanese for Busy People I》
從英文的角度學日語,很有趣譬如:a i u e o 這五個母音
英文口訣:Ah, we soon get old.
因為是英文版,所以教材有分羅馬拼音版本和漢字版本。我的版本正是羅馬拼音版本,所以連最初級的漢字單字-私(わたし)都不會在《Japanese for Busy People I》裡看到。另外,有練習字帖,感覺和當初學日文的習字法大大不同,這比較像是在畫工程圖
但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如此無法接受除了爵士樂以外的音樂
想起村上春樹在《after the quake》裡的〈Thailand〉這篇,
皋月提及已離婚的老公,獨愛歌劇無法忍受其他音樂。
My husband hated jazz. All he liked was opera. We had a great stereo in the house, but he'd give me a sour look if I ever tried putting on anything besides opera. Opera lovers may be the narrowest people in the world.原來,我已不知不覺地也變成 the narrowest people in the world。貪婪的耳朵只想要 Peggy Lee - Fever 和 Ella Fitzgerald - Cheek To Cheek ,用天使的聲音親吻耳朵。
開始學日文後,覺得英文好簡單,青少年讀物至少都可以看得。重新牙牙學語感覺好奇妙,喜歡跟述復讀,什麼都不會也不會覺得丟臉,單字背不起來再大聲背一次。我想原來給英文太大壓力了,常常被打敗常常覺得很丟臉(老想學了十幾年,還學不好)簡單的拿起來再重新背一次再讀一次。別給自己這麼多負面的情緒和挫折。反正不會持續念就對了,不用給自己太大壓力。語言這東西,需要時間。英文學不好,老是覺得丟臉的情緒得丟除。因為一直持續在學習,沒有學不好這件事情,語言需要慢慢累積。
我想,對於英文都太愛問「為什麼」、「需要背嗎?」「用得到嗎?」…小孩子那種什麼事情都想知道的「好奇心」,是在學習過程中,很需要的心態。大人太容易以常識去判斷「這有沒有用」,反而失去了單純學習的心情
P.S. 標題借用江國香織《準備好大哭一場》書中,第一篇篇名〈前進,或者以為前進〉
以上
稱不上日文學習心得的心得
P.S. 標題借用江國香織《準備好大哭一場》書中,第一篇篇名〈前進,或者以為前進〉
0 意見:
張貼留言